2017年4月22日晚,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团校第十三期第三讲于经管院景林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团校我们邀请到了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潘迎春教授作为主讲人,围绕“做有礼仪修养的六有大学生”这一主题进行讲解和讨论。本次团校中,潘迎春教授结合主题,通过现场讲解、图片展示、亲自示范等多种途径,重点向同学们介绍了个人礼仪,面试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交礼仪四方面的内容。
潘迎春教授的讲解从个人礼仪开始,强调了礼仪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林肯因讨厌他人外貌而拒绝任命他人,认为三十岁之前的容貌来自父母,三十岁之后来自自己”的小故事说明了礼仪修养的重要性。又将个人礼仪分为“言谈”和“举止”两方面展开。特别针对“言谈”中的委婉用语,潘教授举出大量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在不同情境下应当如何得体地与对方交流;针对“举止”中的坐姿、站姿和走姿,更是亲自示范,给同学们以最直接、最清晰的认识和感受。
关于面试礼仪,潘迎春教授的介绍涉及了衣着、发型、举止、姿态、眼神交流等多个方面,特别突出了正装搭配和行为细节的重要性,告诫我们正装的搭配应大方得体,注重细节的人更容易受到青睐。关于家庭礼仪,教授以自身经历为基础,讲述了在家庭生活中礼仪修养的无处不在。关于社会礼仪,教授分情况详细为我们介绍了握手,介绍他人,递名片和鼓掌时应遵守的规范。
与此同时,潘迎春教授还向我们介绍了包括社会公德,时间观念,谦虚待人,尊重礼貌在内的基本礼仪修养。特别的,教授指出理解他人是尊重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我们在生活中应当秉持谦虚的态度,充分理解他人,对他人报以尊重和礼貌,展现“六有”大学生风采。最后,潘迎春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要勤学苦练,修德修身,明辨是非,笃实笃行。”这一重要讲话片段,鼓励每一位与会同学通过学习、模仿、积累三步走不断完善自身的礼仪修养,主动学习,不断学习,向书本和优秀的人学习,并将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提升自己,成为合格的有礼仪修养的六有大学生。
在提问环节,有同学向教授询问如何把握与同龄人之间的礼仪交往,担心过于繁复的礼仪会引起对方反感。对此,潘迎春教授纠正了同学认识上的误区,指出礼仪不局限于社交礼仪,同时说明了同学之间不必过于讲究社交礼仪,但还应注重个人礼仪,同龄人间的相处重点在于真诚谦虚,平等待人,尊重隐私。还有同学基于一些成功人士不注重外在形象的现象对内在美和外在美的问题提出了疑问,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不必通过打造外在形象获得成功。针对这个问题,教授明确指出外在美和内在美并不矛盾,我们可以通过礼仪修养打造更好的自己,为自己增光添彩。特别是在现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需要为自己创造机会,主动展现自己,才更可能收获成功。
至此,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团校第十三期第三讲圆满结束。通过三讲团校的学习,我院团员青年们深刻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提升了思想道德修养,坚定了追梦、圆梦的信念和决心,收获了追梦、圆梦的方式方法,树立了“六有”大学生的标杆,更能够从礼仪修养开始,将“六有”付诸实践。相信同学们都在团校中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将团校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方法结合实际,为党团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通讯员:张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