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礼仪修养的“六有”大学生

2016年11月28日    访问:

  20161127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团校第十二期第三讲在经管院景林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团校邀请到历史学院的潘迎春教授作为主讲人。潘迎春老师以“做有礼仪修养的‘六有’大学生”为主题来展开此次团校,通过对礼仪修养的内涵和重要性的具体阐述,从礼仪的角度重新定义 “六有”大学生,丰富了其内涵,同时也加深了同学对“六有”大学生的的认识。生动细致的讲解使同学们深入其中,认真思索。通过讲授,团员同学们认识到了礼仪修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获益良多。

1.jpg

  主持人致开场辞后,潘老师的讲授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展开。讲授伊始,潘老师就明确了团校“做有礼仪修养的‘六有’大学生”的主题,并说明了礼仪修养的具体内涵及其重要意义。潘老师指出,礼仪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个人层面体现了其思想水平、文化修养及交际能力,而在社会层面则体现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提升礼仪修养,不仅对个人发展极其有利,对社会进步也有重要作用。接着,潘老师就个人礼仪、社交礼仪、礼貌修养及培养途径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礼仪修养方面的要求。首先,潘老师以社会实例入题,结合大学生在正式场合可能面临的礼仪问题,从言谈、举止、穿着、发型等方面说明了符合礼仪规范的正确做法。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深入浅出的理解,潘老师亲自示范了规范站姿,并与在场的团员进行了亲切的互动,邀请团员模拟真实场景,对相关动作进行细致讲解。在融洽的气氛中,潘老师趁热打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了包括握手、交换名片、引导、鼓掌、介绍等内容的社交礼仪。随后潘老师提出了礼貌修养的要求,即遵守社会公德和礼仪,遵时守信,真诚谦虚,理解宽容。最后潘老师建议团员们树立自觉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接受礼仪教育,积累知识,参与 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水平。

2.jpg  

在答疑环节,团员们积极提问,踊跃交流,提出的问题思想深刻。而潘老师在回答同学问题的过程中耐心解答,同时再次强调了提升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水平对社会整体精神面貌的积极影响,并鼓励团员们争做有礼仪修养的“六有”大学生。

团校的最后,潘老师对我院的广大团员提出了殷切的期盼,她认为团员们应当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水平,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

大经大管,为道为器。我院广大团员将努力学习,投身实践,致力于提升礼仪修养水平,勇于承担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争做有礼仪修养的“六有大学生。

 通讯员:刘孟玄 邬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