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第二届“榜样经管”学生年度人物——“文体之星”林婧桐。
连续两年综测成绩专业第一,获得甲等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参加多个省级跆拳道比赛且取得第一、第三、第五等奖项。合作发布多份新媒体作品,包括“10w+”微信推文三篇,樱花节头像和武大PPT模板等;参与网易“万有引力”创作大赛且名次进入前1%;撰写的新闻报道发表在中青网、中青报2家国家级媒体官网上。

林婧桐在2018年华中区学生跆拳道比赛中,获得大学女子团体品势第一名,个人品势第三名,搏击49公斤级第五名; 在2017年湖北省大众跆拳道超级联赛中获得大学女子搏击49公斤级第三名;在第十届华中高校武术交流邀请赛中获得跆拳道WTF项目女子搏击49公斤级第一名。

林婧桐在跆拳道方面颇有建树,背后的故事也同样精彩。

林婧桐回忆:“学跆拳道源起是《名侦探柯南》里面觉得小兰可以保护自己好帅噢!但是家附近没有学截拳道的就学了跆拳道(这里特别感谢家里人成全)。到了后来是因为我的教练在跆拳道精神上对我的言传身教,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锻炼精神的运动,所以就喜欢上了。高中的时候,因为学习太忙不怎么回家就停了三年,等到大学,一开学加入了武术协会就继续了。”
“跆拳道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帮助就是磨炼我的意志吧。因为真正的体育训练其实是很孤独的很枯燥的,尤其我不是专业运动员,那其实我练得很烂没关系。但我就是对自己有要求,所以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心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最后选择合适的方案让自己进步。我认为这个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自我要求和自我锻炼的过程是最宝贵的经历,确实锤炼了我的意志力和精神,也让我在面对其他挑战的时候能有更从容和冷静的态度。”

在谈到参加这么多的比赛中的难忘的,或者感动的事情,遇到的困难时:
林婧桐提到:“一次战败和一次战胜是我比较难忘的。我在高中前的最后一场比赛是打满两场打到最后1分输掉的,当时的我心态不是很好,一到比赛场就害怕,平时练得好好的但是对战的时候用不出来。我输了回头找教练的时候教练情绪很不好地掉头就走了,他摇头的神情我印象很深。
然后就是我大学最后一场胜利,当时对面的妹子看起来就很凶,而且我体能到一半有点跟不上。但就可能还是心态成熟了一点,冷静着保持步伐的稳定,寻找机会把对手打出界犯规,最后妹子犯满10次下场了我也就力竭瘫倒了,被学姐抱了下去(捂脸.jpg)。”
“除了心态以外,体能比较菜算是我一直以来最大的困难23333,因为我身体素质真的不算很好,但是体能又是所有腿法、力量和敏捷度的基础。办法就是哼哼唧唧但还得死心塌地做体能训练啊(微笑.jpg),没有别的选择,毕竟竞技体育菜是原罪。”

在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下属官方微信平台中,合作发布原创文章共计18篇,其中阅读量达”10万+”3篇;撰写的新闻报道发表在中青网、中青报2家国家级媒体官网上。

当谈到发布原创文章的初衷,以及如何想到要发布文章时。
林婧桐谈及:“我想每一个做媒体作品的人初衷都有表达自己的想法吧?那我也不例外。当时进官微就是想在一个校内比较大的平台去表达自己,去告诉大家我的想法是啥,然后尝试(如果有幸的话)影响大众。另外也是想从官微这条渠道了解更多学校的故事吧。”
“如何想到要发布这些文章的话,一部分是官微的文章。我们官微后台也是分工作小组的嘛,那我认为在选题上我一定要夸一夸组长姐姐(也是我们院的)程漪帆学姐。一开始有很多好的选题都是学姐先提到学校内有啥有意思的可以深挖的话题,然后我们再讨论如何具体化成一个选题角度去切入的(并且学姐对我们的文案也都是给了很多自由的,超好)。到后来积累的经验慢慢多了起来,对用词用句、读者情绪和理解的把握成熟了一些,就尝试在任务性的选题下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且做自己的选题这样。另外一部分是新闻报道和拿去比赛的文章,我觉得主要是基于经历和个人想法的结果吧,觉得想要表达的东西刚好能和读者有共鸣,于是就写了。”

当谈到印象最深的一篇或几篇原创文章,以及想要表达什么,希望带给读者什么时。
林婧桐回忆:“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天我们赶着18年珞珈山第一场雪写的软文和我的第一篇10w+,写梅操电影历史的那一篇。
下雪那篇印象很深是因为当天非常赶时间,就想赶这个热点嘛,傍晚拿到图晚上就要发来着。虽然我们是寒假期间有点像加班,并且四个人一起赶文案,但我感觉大家都想这次写点不一样又很棒的软文,所以还真的是绞尽脑汁。我当时住在亲戚家,婶婶从傍晚催我吃饭催到八九点(捂脸.jpg),就是那种又着急忙慌又大脑飞速遣词造句的感觉非常深刻。最后大家在后台看到留言说这一篇文案写得好好,小编真棒也真的很开心。”
“梅操电影那篇是因为,那个好像是我进官微第三还是第二篇推文,就10w+了,当时看着数字一点点往上涨的感觉很梦幻也深刻。另外那一篇也是我第一次做采访稿重编,就是听着采访录音敲成文字稿然后重新整合那种,是一种点开另一扇门的感觉吧,从这篇开始感受到了如何从朴素的事实陈述过渡到情感共鸣的方法。”
“在官微的很多文章其实是有任务性质的,就是它必须和武大有关而且必须拿得上台面,相信这一点所有官方平台的小编,包括你们都有体会。那我在官微想做的就是在校园的故事里挖掘深意,告诉大家其实我们的学校里面很多东西很有意思,更进一步是想增加大家对身边的事物的感知和共情能力。包括我自己的风格就是以朴实的陈述,和切实的情感去触动读者那种,还是想告诉读者:不需要很多的技巧或者过分的修饰,身边真实的事件和情感就很动人。”

对于10万+的点击率:林婧桐感慨:“我感觉我的最大收获是一群非常有想法并且非常有执行力和责任心的工作伙伴。我真切的觉得10万+的点击率离不开官微这个有百万粉丝的平台,而平台背后的依仗最终就是每一届认真工作的小编们。我很庆幸也很高兴能够和一群想法有高度、文字有温度、工作有态度的同学们一起工作,一起为了每一次的标题和摘要反复讨论,一起做出很好的作品然后分享10万+的喜悦。感恩所有的相知相遇!”

问及:作为第二届榜样经管人物,您有什么想说的吗?有什么想对学弟学妹传递的人生经验吗?
林婧桐强调:"人生经验的话就是:在大学,如何在保证主业的同时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写文章和练跆拳道都是我的课余爱好,不是我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还是平时学习上的东西。那我是真的喜欢,才能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
为啥说是坚持呢,因为我觉得有爱好不难,但把爱好做出点成绩也不简单。首先我的天赋不一定有优势,比如练跆拳道,但我可以通过了解我自己,发扬我身高和策略上的能力,后期锻炼补足我体能上的劣势。其次我也并非一来学校就有很好的资源和平台去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我可以通过我的真心和诚意去争取更高更大的平台认可,拥有更好的伙伴和更优质的资源。第三,我也不是欧皇或者锦鲤,机遇爆棚,但我可以通过不断的积累和耐心的等待得到合适的机遇,然后做出点成绩来。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去反思、锻炼和超越自己,因而是一种坚持,一种出于热爱而来的坚持。
而为啥说要不耽误学习呢,主要是对我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我觉得每个人都能区分自己生活的重心和兴趣这两个概念吧。如果兴趣就是重心,那当然很好。但我这个人兴趣多,所以想做的事情也多。如果有一些像我这样想法蛮多的学弟学妹呢我就希望大家还是找好重心(真的不一定是学习,人生的选择有很多),不要让兴趣变成偷懒的借口,而是尝试通过提高效率和能力去完成更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

谈到学习上或者生活上的建议:
林婧桐建议:"生活上除了刚才说的之外,就建议在大学这四年还是要有点追求,不要得过且过吧。如果有目标的话,偶尔的迷失和放纵其实很正常,但如果四年后对自己的人生还是没有想法的话,面对社会上更复杂的情况去选择会感到痛苦的。"
学习上的建议主要有两条:
"① 学习没有安全的捷径可走,扎实的理解才是唯一可靠的东西。这一条来自我为数不多的2次尝试根据“划重点”进行备考结果翻车的血泪经历。真的,临考前花一天把一本书迅速地翻一遍记住小标题,还真不如每天多花半小时一章章地过一过重点和例题有用。至少对书本底层的逻辑了解了,考试都还可以答一答,只记住结论到了考试时无异于平地起高楼。早做计划,多花时间比什么都好使。
② 没必要关起门来学习,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健康和学习。有一群可以分享喜乐忧愁的朋友有利于情绪健康这个我不多说。我想说如果不是我们班上有很多学习很好也乐于分享的同学,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渡过微经、高数、国经、中微中宏这些难关,我自己一个人肯定会痛苦很多。跟着优秀的同学学习,甚至“补课”是很快乐也很高效的方法。到了期末找复习重点的时候,在不同班上的同学也分享信息好渠道。还有的同学喜欢直接请教老师,也挺好,并且我觉得这样的同学挺勇敢的。总之多问多学多做,得到的学问都会是自己的财富。"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你用笔杆写下满腹才情,你用力量打造多样人生。林婧桐—一位智慧与力量并存的珞珈学子。文体之星,愿你不负韶华;经管榜样,愿你人生多姿。